当前位置 :
高中语文文言文常用定语后置的常用介词是那些?
1人问答
更新时间:2024-05-08 07:48:05
问题描述:

高中语文文言文常用定语后置的常用介词是那些?

秦春节回答:
  文言文里有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,就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,并加上“者”、“之”、“所”等字,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.   (1)用“者”字结构将定语后置.   这类定语后置有个特殊标志,总是用助词“者”来煞尾.例如:  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,长江也.(《赤壁之战》)   ——况且将军可以凭借来抵抗曹操的有利形势,就是长江.(“大势”是中心词起补述作用,使定语更为突出.用“者”煞尾是定语后置的一个标志,“大势可以拒操者”即“可以拒操之大势”)   ②今成皋、陕西大涧中,立土动及百尺,迥然耸立,亦雁荡具体而微者.(《雁荡山》)   ——“具体而微”是修饰“雁荡”的定语.“雁荡具体而微者”即“具体而微之雁荡”.  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,未得.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   ——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,但没有找到.(“求人可使报秦者”即“求可使报秦之人”)   ④四方之士来者,必庙礼之.(《勾践灭吴》)   ——“四方之士来者”即“四方之来之士”,意思是各地前来归附(越王)的人,必定要在庙堂之上以礼相待.   (2)借助于结构助词“之”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,以强调定语.如:   ①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.(《岳阳楼记》)   ——即“居高之庙堂”,处远之江湖”.译为:处在高高的庙堂,就为那老百姓操心;住在远远的江湖,就为那君主担忧.   ②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.(《荀子劝学》)   ——即“蚓无利之爪牙,强之筋骨”,译为“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,也没有强劲的筋骨.”   (3)用“之……者”或“而……者”结构,表示定语后置.如:  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,所在皆是也.(《石钟山记》)   ——因敲击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,到处都像这个一样.(中心词“石”后加“之”,作一短暂停顿,便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定语“铿然有声”,“石之铿然有声者”即“铿然有声之石”)   ②此四者,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.(《孟子梁惠王下》)   ——这四种人,是天下没处申诉的穷苦百姓.(中心词“穷民”与定语“无告”之间插上“而,以突出“无告”.“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”即“天下无告之穷民”)  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,无不脯也.(《勾践灭吴》)   ——越国出游在外的年轻人,没有不给他吃的.(中心词“国之孺子”与定语“游”之间插上“之”,以突出“游”.“国之孺子之游者”即“国之游之孺子”)   ④大阉之乱,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几人欤?(《五人墓碑记》)   ——“能不易其志”修饰“缙绅”;“大”修饰“四海”,均为定语后置.“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”即“能不易其志之缙绅”,“四海之大”即“大之四海”.   上面所说的“定语后置”的情况在古汉语中是有一定限制的,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是可以后置的.一般来说,一部分修饰性的定语才有这种后置情况,至于领属性的定语是不能移到中心词之后的.例如“秦之咸阳”不能说成“咸阳之秦者”;“蛇鳝之穴”,就不能说成“穴之蛇鳝者”.   (3)数量词定语后置.   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,可以前置,与现代汉语相同;也可以后置,与现代汉语相反.例如:   ①以乘韦先,牛十二犒师.(《肴之战》)   ——用四张熟牛皮作先行礼物,再用十二头牛犒劳军队.(乘:四,数词,并未后置,“十二”则置于牛后)   ②比至陈,车六七百乘,骑千余,卒数万人.(《陈涉世家》)   ——句中“车”、“骑”、“卒”均是中心词,数量词“六七百乘”、“千余”、“数万人”均后置,以此突出定语.   (4)“所”字结构作定语后置.例如:   怨愤所积,如怒涛排壑(《序》)   ——(对清朝统治者)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,像洪水冲出山沟一样.   (“怨愤”是中心词,“所积”为“所”字结构作定语,后置)
最新更新
优秀语文推荐
PC端 | 移动端 | mip端
问答网(wenda2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问答网 wenda2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022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