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
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有何规律?比较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,有何规律?迫切需求完善答案~
1人问答
更新时间:2024-05-03 20:19:29
问题描述:

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有何规律?

比较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,有何规律?迫切需求完善答案~

梁爽回答:
  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:   ①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性与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很不适应,自然资源尚未充分合理利用.   ②经济效益低,农业费用高,纯收入比例小.   ③以大田作物为主的农业经济,经不起天灾(尤其水旱灾害)的考验,具有较大的脆弱性.农业生产布局可分为下列5方面:   ①粮食生产布局.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成分(见中国粮食作物地理,全国各县市粮食作物各有其组合特征:第一,在淮河秦岭以南,青藏高原以东,稻谷占粮食总产量70%乃至90%以上,平原地区有较多的双季稻,旱地以玉米、甘薯为主,但占比重不大.在丘陵山地区域,尤其是西南地区,玉米、甘薯比重也较大.第二,淮河秦岭以北,六盘山以东、长城以南,以冬小麦、玉米为主,次为高粱、甘薯、大豆、谷子等.第三,东北地区以玉米、大豆、春小麦、高粱、谷子为主,20世纪60年代以后,玉米扩大很快,而大豆、高粱、谷子等则缩减很多.第四,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地带,粮食作物种类多而杂,以春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莜麦、马铃薯、糜子、高粱、大豆等为主.第五,西北灌溉沃洲农业地区以春小麦为主,次为谷子、糜子等.南疆等地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主.第六,青藏高原地区以青稞、春小麦为主.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,中国粮食生产发展迅速,1990年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3.9倍.其中,1953~1990年平均增长2.7%,而1981~1990年则平均增长3.4%,但年际很不稳定,丰歉年起伏很大,1990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每公顷为3.93吨,各地产量水平相差很大,提高单产和平衡增产还有很大潜力.②经济作物布局.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逐年有所增长,1990年达14.4%,主要为棉花(占经济作物面积26%)和油料作物(占经济作物面积50.90%,主要包括油菜籽、花生、芝麻、向日葵、胡麻5大油料),其次为糖料作物(甘蔗和甜菜)、烟叶(烤烟为主)、麻类(黄红麻为主)、药材等.此外还包括未计入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茶、桑、水果、橡胶等木本经济作物.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虽远小于粮食,但产值和商品率均高,在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、增加农民收入、提供轻工业原料和出口商品等方面均占有重要地位.大多数经济作物各有一定较集中的分布区.20世纪50年代初期,多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,产量稳定增长.50年代后期起,经济作物面积缩减,种植分散,管理粗放,产量降低,商品率下降,棉、油、糖均不能自给.自70年代末期以来,由于纠正了忽视经济作物的现象,经济作物面积又有所扩大,大多数经济作物如棉花、花生、油菜籽、向日葵、甘蔗、甜菜、烤烟、茶叶、蚕茧、水果等的产量均已创历史最高水平(见中国经济作物地理).
最新更新
PC端 | 移动端 | mip端
问答网(wenda2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问答网 wenda2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022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