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
【逻辑和语文的关系?具体点,无限感激互相的作用】
1人问答
更新时间:2024-03-29 04:14:47
问题描述:

逻辑和语文的关系?具体点,无限感激

互相的作用

何宝庆回答:
  谈谈语法和逻辑的关系   语法是关于语文结构规律的科学,它是研究词的变化规则和用词造句的规则的;逻辑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,它是研究概念、半段、推理这些思维形式以及正确运用这些思维形式所必须遵循的规律的.语法和逻辑的关系可以概括为:(一)语法和逻辑关系密切,一般地讲,语法要服从逻辑;(二)语法和逻辑又不是同一件东西.   为什么说语法和逻辑关系密切呢?   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,是同思维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.人们的思维活动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,语言是思维的形式,思维是语言的内容;语言是表现者,思维是被表现者.讲语言规律的语法和讲思维规律的逻辑,必然也是相联系的.具体地说,语法中的词是和逻辑中的概念相联系的,概念通过词表达出来;语法中的句子是和逻辑中的判断、推理相联系的,判断、推理通过句子表达出来.例如,“黑板”在语法中是一个词,在逻辑中是一个概念;“他是高中二年级学生”在语法中是一个单句,在逻辑中是一个判断;“我是共青团员,应在学习和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”在语法中是一个复句,在逻辑中是一个(省略了大前提的)推理.再看下面例子:   1、五月的富阳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季节.   2、谁也不能否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的.   3、我决心在短期内改变自己的写作水平.   例1的主要句子成分子是“.…..富阳是……季节”.“富阳”怎么会成了“季节”?语   法上,这就是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;逻辑上,就是违背了“判断要恰当”的原则.例2的“不能”和“否认”都表示否定,双重否定就是肯定,但是后面又加了一个否定词“不”,句子表达的意思恰好与原意相反.这是逻辑上研究的肯定判断、否定判断,也是语法上研究的肯定句、否定句的问题.例3“改变……写作水平”是不通的,应把“改变”改为“提高”才对,语法上这时动宾搭配不当;逻辑上,是由于对“改变”这个词的概念没有理解清楚,违反了“概念要明确”的原则.以上例子说明,语法和逻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.   正确的语法形式,要有正确的逻辑意义作基础.一个句子要做到不违背逻辑的基本要求,才能算是通的.尽管一个句子没有违背语法规则,但要是它不合逻辑,那么这个句子还是不通.看下面例句:   4、我们一定要学好外语和英语.   5、前一阶段,由于我重视了数理化,因而忽视了语文.   6、一个人如果骄傲就要落后,某同学最近落后了,说明他骄傲.   这样的句子,从语法上看似乎也是通的,但我们又不承认它们是正确的句子.为什么呢?因为:例4种的“外语”是一个大概念,“英语”是包含在这个大概念中的小概念,不能把这两者并列在一起.例5、例6都是违背了逻辑推理中的规则而得出的错误结论.因此,这些都是病句.所以说,语法离不开逻辑,语法要服从逻辑.   为什么说语法和逻辑又不是同一件东西呢?   因为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、相互交际的工具,它只是思维的外壳.思维规律是全人类共同的,而语言是有民族性的,作为语言规律的语法当然也就具有民族性.因此,语法和逻辑之间除了有密切联系的一面,还表现为不同的一面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.   第一,相同的逻辑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.这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中不待说了(比如汉语的“我读书”、英语的“Ireadbook”和德语的“IchleseBuch”),在同一种语言里也是极其常见的.例如,“我们打败了敌人”、“敌人被我们打败了”、“我们把敌人打败了”.这三个不同的句子所表达的逻辑意义是相同的,只是语法形式不同.汉语中大量的同义词就属于这种情况,如“妈妈”、“母亲”、“娘”等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完全一样.值得我们注意的是,有少数语言现象表面上看好像不符合逻辑,可是在语言中却约定俗成,在实际运用中又不会产生误解,那么,语法就得承认它.比如:   7、真可惜,5号那个球场点儿没投中.   8、人人动手,打扫卫生.   9、除非你去,我才去.   类似例7的句子还有“教室里好不热闹”、“我好不容易学会骑自行车”等.这些句子用逻辑来衡量是不通的,但在汉语中已成为习惯用法,因此我们也不说它们是病句.例8“打扫”是谓语,“卫生”是宾语,怎么能把“卫生”打扫掉了?类似的例子还有“恢复疲劳”、“救火”等,这些也已成为语言社会公认的习惯用语,人们在交际说话中不会产生误解,就不必再用逻辑去死抠.例9也有人说是不通的,他们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“除你去,我才去”、或“非你去,我才去”(两句都是“你不去,我才去”的意思).“除”和“非”都是排除的意思,现在两个否定词并用,两负等于一正,不是就不排除了吗?这些事例都说明,根据逻辑意义去解释语言社会中某些约定俗成的习惯语是不必要的,也是徒劳的.语言是生动活泼、丰富多彩的,反映语言规律的语法也不应该只是呆板的一个或几个格式,汉语中像以上这样的同义异形格式是很多的.   第二,相同的语法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逻辑意义.先看下面例句:   10、这是社会发展不可改变的逻辑.   11、写文章要讲逻辑.   12、中学生要学点逻辑.   同时“逻辑”这个词语,在不同的上下文中表现的是不同的意义.上例10是指“客观规律”,例11指“思维规律”,例12指“逻辑”这么学科.它还可以是指“理论”、“观点”等,如“这是荒谬绝伦的逻辑”.同一个句子也可表达不同的判断,例如“我想去活动活动”这句话,在不同的时间、场合就表达不同的意义.既可指“想去参加体育活动”,也可指“想出去走走”,还可指“想托托人情、拉拉关系”等意思.   第三,有些语法形式并不表示逻辑意义.如语言中的虚词就不表达概念.句子当中,疑问句、祈使句不表示判断;叙述或说明性的复句、句群一般也不表示推理.例如:   13、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?   14、祝你成功!   15、但是从那时候起,每逢春节,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.十二年过去了,那小姑娘的妈妈一定好了吧?她爸爸也一定早回家了,因为现在我们大家都好了.(冰心《小橘灯》)   例13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,没有作出直接判断.例14只是表达了一种愿望,也不表示判断.例15是一个句群,但并不是一个推理,因为它不具备推理的逻辑特性.   以上所述足够让我们认识到,语法中的词语、句子、句群,和逻辑中的概念、判断、推理,它们之间尽管有密切的联系,但不是一一对应的.语法和逻辑关系密切,但并不是同一个东西,两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.逻辑是思维的内部规律,不受语法的约束;语法是语言的内部规律,不受逻辑的决定.它们之间虽然可以相互影响,但各有各的特点,不能混为一谈.也正因为如此,语法和逻辑才成为不同的独立的科学,语法是语法,逻辑是逻辑.也正因为如此,我们不能认为学了逻辑就不要学语法,学了语法也不要学逻辑了.
最新更新
优秀语文推荐
热门语文
PC端 | 移动端 | mip端
问答网(wenda2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问答网 wenda2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022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