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
作文《学要精益求精》
1人问答
更新时间:2024-04-24 05:58:51
问题描述:

作文《学要精益求精》

陈大可回答:
  十七.字斟句酌,精益求精——不厌修改   鲁迅有这样两句名言:“我有一言应记取,文章得失不由天.”这是他的经验之谈.文章的得与失、好与坏、优与劣不是由上天决定的,而是靠自己的努力.动笔之前要仔细观察,凝思结想;写好以后,要反复推敲,认真修改.文章不厌百回改,有人说“好文章是改出来的”,其中确有值得深思的道理.   毛泽东同志说过:“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遍,认真地加以修改,然后发表.”如果“粗心大意,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”.学生学写作文,虽不是写什么“重要的”文章,但要写通顺,写得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,写得有几分色彩,同样须字斟句酌,精益求精,在修改上下功夫.   文心絮语   修改是文章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.玉不琢,不成器,再好的材料,再好的构思,写成文章以后总会瑕瑜兼有,修改,润色,就能成为佳作.   事物曲折复杂,文章要准确无误地反映,很有难度.因此,人们要反复认识,反复思考,不断深化正确的看法,修正不妥的乃至错误的认识.修改文章也就是修改认识、完善认识,使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.古今中外,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,没有不在这方面下过功夫.  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是怎样对待修改的呢?根据唐彪的《读书作文谱》记载:“欧阳永叔为文,既成,书而粘之于壁,朝夕观览,有改而仅存其半者,有改而复改,与原来无一字存者.”列夫?托尔斯泰是大文学家,《战争与和平》是巨著,据说改过七遍.《安娜?卡列尼娜》写了五年,开头部分修改了12次.《复活》写了10年,其中玛丝洛娃的肖像描写就修改了20次,肖像描写用的字不过只120个左右.郭沫若写文章是快手,人们往往误解为他的文章都是一挥而就的.其实不然.有人问他什么是剧本创作,他回答说:“改、改、改、改、改、改、改,写剧本最重要的是多改.”显然,他写的《南冠草》、《蔡文姬》、《屈原》等等历史剧剧本也是改出来的.由此,我们可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:文章必须修改,修改才会出佳作.文学家长篇巨著都舍得花时间花精力精心修改,我们学写短文更应在这方面多实践,多从中体会写作的道理.   文章修改包括哪些内容呢?清代唐彪在《读书作文谱》中说了这样一段话:“如文章草创已定,便从头至尾一一检点.气有不顺处,须疏之使顺;机有不圆处,须炼之使圆;血脉有不贯处,须融之使贯;音节有不叶处,须调之使叶.如此仔细推敲,自然疵病稀少.”文章初稿完成,须从头至尾检点、修改,要顺气、圆机,贯血脉,叶音韵.也就在文章的主旨、材料、结构、语言上要下功夫.   有时,由于作者主观或社会客观上的原因,对原作大大修改,甚而至于推倒重来,重新写作.如世界名著《安娜?卡列尼娜》初稿题名为《两段婚姻》,写的是家庭悲剧,是“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全部悲剧”.写完以后,列?托尔斯泰很不满意,作品缺乏深度,于是对人物、结构、故事情节重新构思,作很大改动,写成了社会悲剧.由于大幅度修改,主题大大深化.可以设想,如果不是作者主观上不满意,不花大气力修改,这部著作也就难以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了.何为的《第二次考试》原是3000字的散文,由于发表时篇幅上的限制,《人民日报》文艺部要求将该文缩到2000字以内,这样,作者就须重新构思,用最经济的手法勾勒出两次考试的场面,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,引人入胜.修改的效果良好,何为在《散文与我》的文章中深有体会地说:“文章有时候确实是改出来的.”   材料方面的修改往往用两种方法,一是“增添”,二是“删减”.材料影响到文章的质地,材料空泛,不具体,不充实,再好的观点、思想也不可能有效地表达.材料庞杂,淹没主题,或冲淡主题,那就须去除水份,删枝剪叶,使主干清晰、显明.人们运用杜甫“斫却月中桂,清光应更多”这两句诗谈改文.神话中月亮里有桂花树,如果砍去月中的桂花树,月亮就会更亮.文章只有去掉杂质,才显得精神,主题才显豁.   有一篇谈语文学习的文章,其中有一段这么写:   为了提高阅读能力,一则靠多读,二则靠细读.读一本书,读一篇文章都必须一字一句去细读,必须去考究一字一词一句的含意.细读,才能读一本书,就有一本书的收获,读一篇文章,就有一篇文章的收获.   语文学家吕叔湘认为这段话缺乏具体事例,说的都是抽象原则,所以内容空洞.他是这样修改的:   我认为要提高阅读能力,第一要细读,第二要多读.我觉得读文章要先粗读一遍,先了解它的大意.然后一字一句读下去,遇到不懂的词语要查词典,遇到不清楚的事实要查参考书,一定要把它弄懂,弄清楚.有些地方还要琢磨琢磨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那样说,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而不用那个字.最后再通读一遍,找出文章的要点,把它记住.整体的书应先看序言、凡例、目录,了解作者的意图,本书的性质和体例,然后分章分节细读.这样阅读,既能学习文章的内容,又能学习表达的技巧.这样阅读,才能读一篇文章有一篇文章的收获,读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收获.   经过这一番修改,增添,内容具体了,充实了.一篇文章怎样细读,一本书怎样细读,说得一清二楚.并不是每个材料都要如此详写,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,该详则详,该略则略.如果整篇文章都是详写,材料不分主次轻重堆砌,那就臃肿不堪.   叶圣陶短篇小说《多收了三五斗》是名篇,最初发表时有这样一段结尾:   “谷贱伤农”的古语成为都市间报纸上的时行标题.   地主感觉到收租的棘手,便开会,发通电,大意说:今年收成特丰,粮食过剩,粮价低落,农民不堪其苦,应请共筹救济的方案.   金融界本在那里要做买卖,便提出了救济的方案:——(一)由各大银行钱庄筹集资本,向各地收买粮米,指定适当地点屯积,到来年青黄不接的当儿,陆续出售,使米价保持平衡的状态;(二)提倡粮米抵押,使米商不至群相采购,造成无期的屯积;(三)由金融界负责募款,购屯粮米,到出售后结算,依盈亏的比例分别发还.工业界是不声不响.米价低落,工人的“米贴”之类可以免除,在他们是有利的.   社会科学家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论文,从统计,从学理,指出粮食过剩之说简直是笑话:“谷贱伤农”也未必然,谷即使不贱,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之下,农也得伤.   这些都是都市里的事情,在“乡亲”是一点也不知道.他们有的粜了自己吃的米,卖了可怜的耕牛,或者借了四分钱五分钱的债缴租;有的挺身而出,被关在拘押所里,两角三角地,忍痛缴纳自己的饭钱;有的沉溺在赌博里,希望骨骰子有灵,一场赢他十块八块;有的求人去说好话,向田主那里退租,准备做一个干干净净的穷光蛋;有的溜之大吉,悄悄地爬上了开往上海的四等车.   这一大段文字与全篇风格不协调.大部分材料来自当时的报刊,评论色彩很浓,反而冲淡了丰收成灾的主题.后来在编《叶圣陶文集》时,作者把这一大段全部删掉,改为“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,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”.材料、文字大大减少,但内涵丰富了.这样修改不仅与全篇的风格协调,而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,鞭挞了剥削农民、压迫农民的罪恶
最新更新
PC端 | 移动端 | mip端
问答网(wenda2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问答网 wenda2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00227号-1